唐桂莲会长在《监理规范》知识竞赛活动总结座谈会讲话
时间:2014-12-13 11:45 来源:未知 作者:zhenglili 点击:
次
竞赛是为提高素质 过程更应公平公正
——在《监理规范》知识竞赛活动总结座谈会讲话
山西省建设监理协会会长 唐桂莲
2014年10月30日
大家好!这次竞赛协会6月部署到10月21日决赛结束,整个活动落下帷幕,前后历时5个月。在座的各位都为这次活动付出了心血,经过大家共同努力,这项工作基本结束。但为了善始善终,圆满完成,今天召开“竞赛总结座谈会”,让进入复赛、决赛的企业负责人、出题专家、现场裁评、赛后点评、参赛选手、主持人方方面面代表坐下来,认真回顾,全面总结,最后协会要出一本竞赛活动全过程的《竞赛活动专辑》,让工作留下痕迹,让活动产生影响。下面借这个机会讲几点意见:
一、活动的目的
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提高素质的必要性;二是学习《规范》的主动性;三是代表公司形象的责任性;四是展示选手的自信心。
大家都知道监理承担的任务非常重要,责任也很重大;大家更知道,项目对监理的要求很高、标准很高,但这只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却是监理队伍素质不高,从业人员有相当部分的同志业务知识面窄、主动学习不够、标准规范掌握的不熟、业务水平需要提高,所以协会这些年来一直非常注重提高队伍素质。去年《规范》颁布后,虽然对《规范》个人在学、企业在培训、协会在宣贯、冬闲时在教育,但对大家学习《规范》的深度、掌握《规范》的程度、应用《规范》的熟练度是否能到位很担心,为此,协会在4月16日召开的理事会上,提出今年要搞一次《监理规范》知识竞赛活动,这就是我们组织这次竞赛活动的目的。
二、活动的组织
这方面我们严格的把握几个环节:
(一)设题
一是设题的广泛性。试题的类别基本要涵盖《规范》全部,体现出竞赛的覆盖面(但从发言中感到这方面做的还是不够好)。
二是题型的应知性。出题的内容在应掌握的《规范》范围,而且应该都是监理工程师的应知应会。
三是出题角度和答案的准确性。在初赛之前,我们慎重选定胜任工作的几位专家,多人出题,多人多套,三番五次换人、换角度筛选、把关、最后审定,尽量避免出现错题或答案不准的现象。
(二)考试
一是程序的严谨性。在初赛考试开考前,为了确保考试工作的严谨,我们临时决定调整三套试卷原定三个考场的顺序。
二是工作的高效性。主要体现在上午组织考试,午饭后就开始紧张的封闭判卷,判卷老师一刻不停,一直加班至晚上10点,然后协会工作人员对试卷每道题的得分和总分进行一一核对(确有错、漏现象),防止由于工作失误埋没了企业的优秀人才和挫伤了积极性。第二天抓紧个人成绩和团队总分的排队,并将结果立即网上公示,从时间上不留任何空隙。
三是阶段的衔接性。6月部署,7月企业报名,7月底协会开始着手出题,准备初赛的各环节工作,8月底初赛结束后又马上开始准备复赛,9月底复赛结束,紧接着又紧张的准备10月的重头戏——决赛。环环紧扣,衔接紧密。
三、活动的原则
(一)试题、答案的保密性
在试题的审定和印刷期间,我们尽量缩小所知人的范围,并要求全体工作人员做好试题的保密工作,强调不该知道的不要知道,不该看的不要多看,不该问的不要多问,不该讲的不要随便多讲,坚决杜绝因个人关系亲近而漏题的现象发生。
(二)工作过程的公正性
1.出题选人。不同阶段的竞赛,我们将出题的专家教授来回调整,凡有进入复赛单位的专家不选(出题不选、审题不选、定题不选),出题的专家不审题,审题的专家不定题,定题的专家慎考虑(不选入围企业的专家)。
2.判卷核分。老师判卷期间,考生的试卷是绝对处于密封的状态,待老师加班加点判卷完成后,由工作人员对考生的成绩逐题复查核对,防止给竞赛选手的成绩带来不应有的失误。
3.登分公布。判卷合分后,工作人员先将密封的试卷进行编号,然后按编号登记分数,首次登分原始数据送我,才开始拆封试卷,然后登记姓名、单位和准考证号,经与首次数据核实无误后,按照总分的多少排名,并在最短时间内将成绩结果公布在网上,确保整个过程的公正性,因为竞赛的目的是为提高人员的素质,竞赛的过程关键在于公正。
四、活动的效果
(一)学习规范的积极性
很多企业都是内部先组织竞赛,优中选优,组成团队;有的企业每天下午组织学习,有的企业每周抽出时间封闭培训等等,如“省建设监理”的杨舒康同志,在初赛前一天脚部受伤缝了五针,但他并没有放弃检验自己学习成果的机会,仍手拄双拐参加考试,最后在初赛的A类试卷中取得全省第一的好成绩;“山西共达”焦永寿、赵吉城两位老同志虽已年逾六旬,头发斑白,但仍潜心学习,并取得高分,这充分体现出企业对我们这次竞赛活动的积极参与。
(二)比学赶超的争先性
自下发活动通知之后,企业纷纷开始成立竞赛领导小组,责任到人、专人组织、抓紧学习。如“和祥建通”公司首先通过全员自学,选拔队员,接着组织队员进行模拟答题,最后竞赛筹备组进行集中封闭训练,欲拔头筹;“阳泉中心”由公司领导牵头,技术部和总工办模拟试卷,组织考试练兵,公司全员群策群力,争先备赛;还有“省建设监理”“山西协诚”等公司制定奖励规定,激励员工努力争先。这充分体现出了企业内部员工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强烈的争先意识。
(三)促进工作的推动性
本次竞赛活动不仅给会员单位提供了展示企业风采的平台,同时也将基层项目监理部学习、理解、运用、执行《监理规范》推向高潮,对行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如“晋中正元”公司对本次竞赛活动,先由项目监理部总监组织,利用空闲时间集中学习,然后由公司技术负责人牵头,组织参赛队员定期、定时进行集中学习,最后集中时间异地模拟训练,目的是就《规范》理解存在异议的地方进行讨论学习,以便公司职员更好的理解掌握《规范》;又如“和祥建通”公司以《规范》为基础的制度修编与协会的《规范》竞赛同步,且时间安排也合拍,学习竞赛推动制度修编,制度修编促进学习竞赛,从而该公司在竞赛活动中取得骄人的成绩,并获得“优秀组织奖”的殊荣;“运城博星”公司副总刘登云,本来不分管业务,但为本次竞赛,身为领导、示范带头,“斗胆试身”,亲自参赛,带领团队“过关斩将”,在决赛的六个队中,“博星”平均年龄最大,挺入决赛,取得可喜的成绩,在决赛中该单位再获喜讯,晋升甲级企业,可谓是双喜临门。在此,向他们表示祝贺!
(四)活动效应的深远性
1、选准切入点的思路
知识竞赛意推学习,协会明白《规范》已颁布一年多,个人看、企业培训、协会教育,这些过程已三番五次经过,再想深入学习,停留在一般形式上已不会有好的效果,必须搭建一种能引起领导足够重视、企业上下有兴趣、激发员工正能量、体现企业形象和个人价值的平台,从“要我学”变“我要学”,那就是竞赛。正如刘喜鹏顾问讲的:知识竞赛是推动学习的一个很好切入点。通过参与这次竞赛,许多企业意识到无论什么工作,切入点选的准与否是会直接影响到效果的发挥。他们纷纷要求协会将三次竞赛的试题上网,公司也要通过这种形式,推动《规范》的学习。
2、以赛促学、促工作的方法
本次竞赛活动不仅使选手在对《规范》的学习理解上有所提升,同时也对工作实践有所帮助。如“和祥建通”公司感言,通过这次竞赛“找到一种好方法,带出一支好队伍,展示一幅好风貌,总结一套好经验”;正像亚洲成功学教授陈安之总结的:“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一定有原因”。又如“省建设监理”总代李静所讲:“这次活动对自己的工作影响很大,使自己在实际操作起来更得心应手,比如工作中常用的监理通知单、联系单、旁站月报等写起来更规范、更专业化,处理和把握关键问题时更有底气,赢得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尊重”;再如“晋中正元”公司虽未能进入决赛,但公司决定,参加此次竞赛的三个项目部回去后先走一步,开始创建标准化、规范化的监理部,从而横向渗透、互相影响其他项目部,使企业项目监理部工作水平整体提高。
总之,这次竞赛活动正如“山西华太”副总张建军总结所言:“立意高、组织好、效果佳”。实践证明:竞赛活动不仅推动了工作,而且无可辩驳地用铁的事实说明,什么年龄大、阅历浅、工作忙都不应是学不好的理由。“共达”赵吉城同志60岁,初赛获第6、复赛第11名;“博星”监理部平均年龄50岁,进入决赛;“和祥建通”23岁的高艳文同志,刚参加工作,为监理员,获最佳选手;特别是53岁的刘登云同志,身为公司副总,繁忙的工作并没有影响他参赛的胆量、学习与成绩。这些典型事例足以证明,学习的关键还是在自己,努力的关键还是在坚持。
刚才“晋中正元”总工裴志青和“省建设监理”总代李静的发言很好,她们提到了监理需要底气,总监应该知识广泛、多读多学,不仅要多看专业书,还需要多看一些除专业以外的基本书籍,这就是我们常提的学习。去年我们提出开展“书香监理”活动,许多企业、许多同志都在读书,都在学习,企业开展读一本书、讲一件难忘之事、搞一次演讲等活动,倡导学习,营造风气,粗略估计,我们行业内大概有80%左右的人能够不同程度的自觉学习专业书,但精学者恐难有一半。从岗位的要求看,特别是总监,不仅要学习专业书,还应选择读一些基本书,因为这类书是建造一个人精神大厦的“基石”,是喂养自己成长的“母乳”。中国历朝历代大学问家之所以能流芳百世,有那么强的文化生命力、感染力、影响力,就是因为他们的文化“开口奶”吃得好,“童子功”练得精,博览群书,久久为功,构造了他们深厚的素养,让人更加沉实、厚重、谦卑、宽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讲:“我们的精神高度由阅读的高度决定,我们的价值观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生活中常见人们闲时聚在一块,但真正能谈学论道的只有少数,为什么?因为大多数人缺乏这方面本领(知识),谈学论道需要什么?需要底气。底气从何而来,当然来自读书,书读的足够多,就有了问题、有了思路、有了想法、有了行动,才敢与别人交流讨论,争辩才可能做到气盛言宜。不读书,无以言。就是这个道理。著名作家、翻译家钱钟书的夫人文学家杨绛今年103岁,是一位从容优雅的精神贵族,却有着令人感动的平民情怀。她讲到:“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就绝对是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人要成长,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和积累一定数倍于普通人,所以关键在自己”。我们现在有的官员因为不读书即不经意间口冒雷语。
五、参加“推进会”的感受
顺便讲一下,10月24日我去大同参加省厅召开的全省工程质量专项治理两年行动推进会。三点感受:一是沿途参观了大同的城市道路、城市建设等,很爽!耿彦波市长城市建设开阔的思路和市政规划的大手笔令人佩服;二是会议安排组织大家现场观摩大同泰瑞集团承建的“瑞兴花园项目”,他们对“三缝、三水”常见通病解决的非常好,让参会者大开眼界,他们对职工的优厚待遇和留住人才的策略以及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值得我们行业的企业学习借鉴;三是“山西新星”监理公司,10年前起步于监理,近几年“转型”很有特点,不仅取得项目建设全过程的10项资质,而且在去年他们还承租了使用50年的300亩空地,并在设计规划上充分挖掘其功能,一分为三,顶部光能发电,底层做仓储,中间层员工活动、种植环保蔬菜,很有特色。一方面实现了公司多元化发展,另一方面还给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样企业领导的远见卓识让我感触很深。由此联想到明年的理事会上我们要表彰转型多元发展的企业典范,像“省建设监理”“协诚”“交通监理”“煤炭有限”“山西新星”这方面都走出了成功的一步,给全行业起了带头作用。
近期住建部召开全国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在《行动方案》中专门有一条提到了发挥监理的作用,让我们感受到弱化监理势头开始减弱,陈政高部长在讲话中也指出要狠抓工程质量,是否预示着我们监理的地位要提高?这是一次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现在应当思索的问题是:监理自身怎么办?如何在专项治理两年行动中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努力提升自身的服务?所以大家不要泄气,要永远充满信心。这次竞赛活动后,我们还会搞类似的活动,如监理资料或《500问》常识、还是讲道德、强责任竞赛等。
这项活动到今天就要圆满结束了,非常感谢厅市场处周、李两位处长多次对这次活动的支持与指导,特别是永红副处长刚才对这次活动和协会工作给予了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感谢各位老专家自始至终对活动的辛劳付出;感谢参赛企业领导的重视,特别是进入复赛和决赛的企业,哪一家企业领导无一不高度重视;哪一家企业无一不成立领导组、考前动员、模拟比赛;哪一家企业无一不专人负责、保障后勤;……。同志们!经过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共同努力,竞赛活动圆满结束。相信通过这次活动,对行业的发展、引领、影响,人员素质的提高、服务水平的提高、行业形象的提高,都将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