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四题-读什么书、走什么路、做什么人、干什么事
时间:2013-06-07 09:35 来源:未知 作者:zhenglili 点击:
次
推荐语:人称“造城市长”耿彦波近期在《山西日报》分四次发表短文“人生四题”即“读什么书”、“走什么路”、“做什么人”、“干什么事”。我看后感触颇深,不仅自己剪裁下来,反复品味思索,而且还组织协会人员多次学习。耿市长的“书”“路”“人”“事”四题不仅精炼地概括了成就人生的几个关键点,而且他所在灵石、榆次、太原、大同都实践了自己的诤言。他的好学、他的敬业、他的执著、他的睿智,让人敬佩,让人感悟。他的理念、他的思维、他的精神、他的实绩,让人仰慕,让人深思。现将人生四题四文推荐给大家。
会长 唐桂莲
人生四题之一
读什么书
耿彦波
耿彦波
要成为一个有用之才首先要读书,多读书。诸葛亮《诫子书》中讲“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才须学也,学须静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读书要静下心来,心无旁骛。西方哲人培根也讲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髓,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读书重要,读什么书更重要。要多读经典,少读流行。现在属于知识爆炸的时代,网上有很多流行东西,信息实在太多了。我们面对那么多的诱惑和选择,但那些都是快餐文化、流行文化,就和流行服装一样,过去就烟消云散了,浪费时间和精力。在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多读经典,从小打造人生的基本功,开始背《三字经》《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年轻时打下基本功,一生都忘不了。什么是经典?经典就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是圣贤的治学之道,是人类文化智慧的结晶,就是用权威的知识告诉人们文化的根本在哪里,做人的基点在哪里。
古人太伟大了,人生的哲学问题从来就没有新问题。伏羲画卦大约是在七千年前,就创造了《易经》这门深奥的学问,这是打开宇宙人生奥秘的钥匙。《易经》所阐述的基本问题,今天仍然是人生的重大问题。孔夫子说,“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所以说经典就告诉了我们做人的基本道理,如何进行人格的修炼,如何做到“内圣外王”。“人皆可以为尧舜,非不能也,不为也。”所以要读圣贤之书,少读流行。要沉下去读些经典,比如《易经》《论语》《孟子》等。现在经典很好读,有很多的注解。比如读《论语》可参照读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只有读经典才能感受到人类的智慧、思维达到了什么样的高度,能感受到伟大的思想体系和经典的精神力量,才能有文化的底气和文化的根本。
读经典要把经典当做一种终生旅行的方式,人的生命方式。在人生的旅行中有经典的伴随,将会是一个快乐的人生。有人总结读经典有三个过程:首先是忍受,读经典时要头脑清醒,深刻思考,忍受寂寞和枯燥;第二是接受,由忍受到接受就进入了新的境界;最后是享受。明代王艮说“乐学”,“学是学此乐,乐是乐此学;不学不是乐,不乐不是学”。快乐是因为学习经典,学习是学习经典的快乐;不快乐就不叫学习,不学习不知道什么是快乐。穿越千年和古人对话是一大快乐。
读经典要读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要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增强理论思维,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原则性和系统性。同时还要读有关业务的书,要爱岗敬业。干哪一行要成为哪一行的专家,不当知识分子也要当“知道”分子,不能一问三不知,“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
读书修炼应向古人学习。曾国藩的读书“条规”值得借鉴:第一是“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第二是静坐,每天察思自己过错。第三是早起。第四是读史。第五是写日记。第六是日知其所无,每天知道以前不知道的。第七是月无忘其所能,每月要检点自己学的东西是否有丢掉的。第八是谨言。第九是养气,养浩然之气。第十是保身,就是节劳、节欲、节饮食。第十一是作字。第十二是夜不出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圣贤之道从修养始。
人生四题之二
读书重要,读什么书更重要。要多读经典,少读流行。现在属于知识爆炸的时代,网上有很多流行东西,信息实在太多了。我们面对那么多的诱惑和选择,但那些都是快餐文化、流行文化,就和流行服装一样,过去就烟消云散了,浪费时间和精力。在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多读经典,从小打造人生的基本功,开始背《三字经》《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年轻时打下基本功,一生都忘不了。什么是经典?经典就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是圣贤的治学之道,是人类文化智慧的结晶,就是用权威的知识告诉人们文化的根本在哪里,做人的基点在哪里。
古人太伟大了,人生的哲学问题从来就没有新问题。伏羲画卦大约是在七千年前,就创造了《易经》这门深奥的学问,这是打开宇宙人生奥秘的钥匙。《易经》所阐述的基本问题,今天仍然是人生的重大问题。孔夫子说,“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所以说经典就告诉了我们做人的基本道理,如何进行人格的修炼,如何做到“内圣外王”。“人皆可以为尧舜,非不能也,不为也。”所以要读圣贤之书,少读流行。要沉下去读些经典,比如《易经》《论语》《孟子》等。现在经典很好读,有很多的注解。比如读《论语》可参照读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只有读经典才能感受到人类的智慧、思维达到了什么样的高度,能感受到伟大的思想体系和经典的精神力量,才能有文化的底气和文化的根本。
读经典要把经典当做一种终生旅行的方式,人的生命方式。在人生的旅行中有经典的伴随,将会是一个快乐的人生。有人总结读经典有三个过程:首先是忍受,读经典时要头脑清醒,深刻思考,忍受寂寞和枯燥;第二是接受,由忍受到接受就进入了新的境界;最后是享受。明代王艮说“乐学”,“学是学此乐,乐是乐此学;不学不是乐,不乐不是学”。快乐是因为学习经典,学习是学习经典的快乐;不快乐就不叫学习,不学习不知道什么是快乐。穿越千年和古人对话是一大快乐。
读经典要读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要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增强理论思维,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原则性和系统性。同时还要读有关业务的书,要爱岗敬业。干哪一行要成为哪一行的专家,不当知识分子也要当“知道”分子,不能一问三不知,“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
读书修炼应向古人学习。曾国藩的读书“条规”值得借鉴:第一是“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第二是静坐,每天察思自己过错。第三是早起。第四是读史。第五是写日记。第六是日知其所无,每天知道以前不知道的。第七是月无忘其所能,每月要检点自己学的东西是否有丢掉的。第八是谨言。第九是养气,养浩然之气。第十是保身,就是节劳、节欲、节饮食。第十一是作字。第十二是夜不出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圣贤之道从修养始。
人生四题之二
走什么路
耿彦波
耿彦波
天下的路有大道有小道,有人觉得大道太难走、太漫长,总想走小路走捷径,所以常生机巧之心。真正成就事业,要走什么路呢?叫“天道忌巧”“天道忌盈”“天道忌贰”。
“天道忌巧”。天道是厌恶投机取巧行为的。“以天下之至拙,应天下之至巧;以天下之至诚,应天下之至伪”“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一分辛苦一分收获。“天道忌巧”,投机取巧的路是不会长的。鲁迅先生说过 “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走了捷径可能有效,但是有限制的,是行而不远的,人生一定要下笨拙的功夫。凡是成就事业都是这样,都是非常辛苦的,都是长期劳心、劳力的结果。天上不会掉馅饼,人间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要相信什么策划,有一个主意就能上了天,就能一夜暴富,世界上没有那样的捷径可走。人生就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什么叫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就叫路,要踏踏实实地走自己的路。孟子讲“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泉水滚滚涌出,日夜不停,注满洼坑后继续前进,最后流入大海。古人讲的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出的最高的人生哲理,我们要当老实人,一步一步向前走,要下苦功夫、笨功夫,千万不要思巧,巧害人。孔夫子在《论语》中讲“巧言令色,鲜矣仁”,投机取巧、当面阿谀奉承的人很少有“仁”,一般都是小人。圣贤千言万语就是叫人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情中明白大的道理,小中见大。要脚踏实地、兢兢业业,把脚踩在大地上,不能踩在云端中,那样是会掉下来的,那不是我们踩的地方。“地势坤,厚德载物”,立足大地上才能干出一番事业。
“天道忌盈”。月盈则亏,十五月亮最圆,十六就开始亏。“日中则昃”,这是自然的现象,太阳到了中午的时候就要偏移。乾卦的上九说“亢龙有悔”“贵而无位,高而无民”,太高了就物极必反。《管子》说“斗满人概之,人满天概之”,斗满了人要把它刮平,人满了老天就不高兴。“天道亏盈而益谦”,天的本性是要使盈者亏损而补偿不满者,盈就是满,就像月盈则亏;“地道变盈而流谦”,地之本性是要使盈者溢出而流向低凹的地方。《易经》里有六十四卦,其中有一个谦卦,谦卦是这样画的,上面是坤,下面是艮,坤为地,艮为山。山都比地高,但是要谦虚到把山放到地的下面,把自己放到最底处,这就是谦卦。人们都喜欢谦虚的人,“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
“天道忌贰”。贰就是有二心,用心不专,不忠诚,无恒心。古人常讲,人无二志,心无二用。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常志。学贵有恒,谋事贵专。成就一番事业,需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付出,才能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有“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志向,才能有至死不做“二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人生唯有常为第一美德”。孔夫子提倡“君子不二过”。
人生是老实的学问,“忌巧、忌盈、忌贰”,这是人生的正道。
人生四题之三
司马光在 《资治通鉴》里把人分为三种,德才兼备者为圣人,德胜才者为君子,才胜德者为小人。荀子把人分为三类,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之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之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之妖也。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不能用君子和小人两极分化的标准简单地进行人生分类,应该结合社会实践解读人生的选择。
做有所作为的人,还是做碌碌无为的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写的自传,他曾经说过: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 "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人生在世就是要有所作为,为社会和别人留下点什么。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奉献使人充实,充实才有价值。
做勤奋一世的人,还是做懒惰一生的人?百种弊端,皆由懒生。懒则弛缓,弛缓则治人不严,而趋功不敏,一处弛则百处懈也。人生很多问题就是懒惰造成的。沈阳故宫有一副对联: “一勤天下无难事,百忍堂前永泰和”。世上的事,知易行难,但勤奋就不难。行路难,知难不难。勤奋使人进步,懒惰使人落后。勤奋成就人生。古今中外,凡是成就事业的人,无一不是勤奋者。鲁迅先生说,我哪里是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了。要想得到别人不能得到的,必须舍弃别人不能舍弃的。
做消费人生的人,还是做创造人生的人?消费人生就是游戏人生、浪费生命,枉来人世走一遭。人生有三个过程,第一个是被人养,生下来都得让父母养;第二个是养别人,就是建功立业,回报父母,回报社会;第三个是被人养,靠子女照顾。就是这么一个“三段论”,中间有这么一段,是有条件创造人生价值的。“人生七十古来稀,前除年幼后除老,中间所剩亦不多,还有一半睡着了”。人类社会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每个个体都是人类生物链中的一份子,谁也没有单独消费人生的权利。创造价值,泽被后代,是人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本质规定。人生在世,就应该做一个有用的人,要创造价值,不能只消费。你消费、他消费,那么谁来创造呢?
做一个胸怀远大的人,还是做一个器小易盈的人?人生的胸怀非常重要。有大胸怀才有大境界,有大境界才有大事业。器小易盈,想的就是鼻尖底下的那些事,成就不了大事业。“大丈夫干事靠的是胸襟”。“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额头能跑马”,人的胸襟有多大,事业才能做多大。“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眼望星空,脚踏实地,既要有理想,又要脚踏实地。眼望星空不是当空想家,而是要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从天上落下来。
。
干什么事
耿彦波
人生有大事、小事,有全局的事、有局部的事,各种事情很多。不管大事、小事,做事都要有个标准,创造一流,还是甘居下流。创造一流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冯仑在《野蛮生长》中指出,怎么能创造一流?就是要学先进,傍大款,走正道。学先进,就是找行业里最先进的,跟上人家学;傍大款,就是找做得更好的人,跟人家去合作;走正道,不要走歪门邪道。这是个基本经验,通俗易懂,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怎么造就伟大,要跟伟大的人一起干事才能创造伟大?
坚定志向。人生立志做大事,大官有大官的事,小官有小官的事。做官有限制,事业无止境。做官职数是有限制的,有大官、有小官,但做事是无止境的,我们不能延伸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拓宽人生的宽度,同样的岗位可以作出不同规模的事业。大事小事都要有坚定的志向才能完成。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成败安之于数”,这是人生的一种大境界。
修养品格。品格最可贵、最重要的是责任心。责任心就是能力,能力是随时随地、大事小事责任意识的表现。责任心是长期培养出来的,深入灵魂里面的,是性格的组成部分。做一个负责的人,就是要耐冷、耐苦、耐劳、耐闲。耐冷,就是受到冷落的时候能经得起;耐苦就是吃苦,这是人生成功的一个要素,也是一个人品德组成的重要部分;耐劳,就是要吃苦在前,孔子的学生问孔子,做官之道是什么呢?“先之、劳之,无倦”,身先士卒,辛苦在前,没有倦怠;耐闲,就是耐得住寂寞,不要浮躁。
提升能力。能力就是职业主义精神。职业主义的精髓是什么?职业主义就是专业主义,就是干什么事都要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懂一行。干一行就要成为某一行的专家,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用心,做一个有心之人。“学问之道无穷,总以有恒为主”。不间断一点一点地学,一天进步一点点,十天进步十点点,百天进步百点点,百点点、千点点就离成功不远了。“九层高台起于垒土,合抱之木成于毫末“,日积月累,长期坚持,才能增长见识,提升能力。
把握机遇。机遇偏爱有准备的人。人生成功要有时有位,时就是时机,位就是地位。有时无位、无时有位都不行。历史上有个范蠡与文种的故事,当越王勾践想复国、打败吴王时,就是有时机,这时勾践需要人才。范蠡与文种是两个重要的谋士,范蠡随勾践出谋划策,文种主内治国,两人有时有位,都干得很好。有时有位,就是人生的好机遇。现在是干事的时代,是一个大有作为的时代,是一个创造业绩、人才辈出的时代。党和国家的事业需要千百万人的参与,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才的接续。在这样一个时代,一定要把握好机遇,不辜负时代的期望。
“天道忌巧”。天道是厌恶投机取巧行为的。“以天下之至拙,应天下之至巧;以天下之至诚,应天下之至伪”“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一分辛苦一分收获。“天道忌巧”,投机取巧的路是不会长的。鲁迅先生说过 “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走了捷径可能有效,但是有限制的,是行而不远的,人生一定要下笨拙的功夫。凡是成就事业都是这样,都是非常辛苦的,都是长期劳心、劳力的结果。天上不会掉馅饼,人间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要相信什么策划,有一个主意就能上了天,就能一夜暴富,世界上没有那样的捷径可走。人生就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什么叫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就叫路,要踏踏实实地走自己的路。孟子讲“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泉水滚滚涌出,日夜不停,注满洼坑后继续前进,最后流入大海。古人讲的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出的最高的人生哲理,我们要当老实人,一步一步向前走,要下苦功夫、笨功夫,千万不要思巧,巧害人。孔夫子在《论语》中讲“巧言令色,鲜矣仁”,投机取巧、当面阿谀奉承的人很少有“仁”,一般都是小人。圣贤千言万语就是叫人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情中明白大的道理,小中见大。要脚踏实地、兢兢业业,把脚踩在大地上,不能踩在云端中,那样是会掉下来的,那不是我们踩的地方。“地势坤,厚德载物”,立足大地上才能干出一番事业。
“天道忌盈”。月盈则亏,十五月亮最圆,十六就开始亏。“日中则昃”,这是自然的现象,太阳到了中午的时候就要偏移。乾卦的上九说“亢龙有悔”“贵而无位,高而无民”,太高了就物极必反。《管子》说“斗满人概之,人满天概之”,斗满了人要把它刮平,人满了老天就不高兴。“天道亏盈而益谦”,天的本性是要使盈者亏损而补偿不满者,盈就是满,就像月盈则亏;“地道变盈而流谦”,地之本性是要使盈者溢出而流向低凹的地方。《易经》里有六十四卦,其中有一个谦卦,谦卦是这样画的,上面是坤,下面是艮,坤为地,艮为山。山都比地高,但是要谦虚到把山放到地的下面,把自己放到最底处,这就是谦卦。人们都喜欢谦虚的人,“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
“天道忌贰”。贰就是有二心,用心不专,不忠诚,无恒心。古人常讲,人无二志,心无二用。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常志。学贵有恒,谋事贵专。成就一番事业,需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付出,才能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有“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志向,才能有至死不做“二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人生唯有常为第一美德”。孔夫子提倡“君子不二过”。
人生是老实的学问,“忌巧、忌盈、忌贰”,这是人生的正道。
人生四题之三
做什么人
耿彦波
耿彦波
司马光在 《资治通鉴》里把人分为三种,德才兼备者为圣人,德胜才者为君子,才胜德者为小人。荀子把人分为三类,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之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之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之妖也。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不能用君子和小人两极分化的标准简单地进行人生分类,应该结合社会实践解读人生的选择。
做有所作为的人,还是做碌碌无为的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写的自传,他曾经说过: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 "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人生在世就是要有所作为,为社会和别人留下点什么。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奉献使人充实,充实才有价值。
做勤奋一世的人,还是做懒惰一生的人?百种弊端,皆由懒生。懒则弛缓,弛缓则治人不严,而趋功不敏,一处弛则百处懈也。人生很多问题就是懒惰造成的。沈阳故宫有一副对联: “一勤天下无难事,百忍堂前永泰和”。世上的事,知易行难,但勤奋就不难。行路难,知难不难。勤奋使人进步,懒惰使人落后。勤奋成就人生。古今中外,凡是成就事业的人,无一不是勤奋者。鲁迅先生说,我哪里是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了。要想得到别人不能得到的,必须舍弃别人不能舍弃的。
做消费人生的人,还是做创造人生的人?消费人生就是游戏人生、浪费生命,枉来人世走一遭。人生有三个过程,第一个是被人养,生下来都得让父母养;第二个是养别人,就是建功立业,回报父母,回报社会;第三个是被人养,靠子女照顾。就是这么一个“三段论”,中间有这么一段,是有条件创造人生价值的。“人生七十古来稀,前除年幼后除老,中间所剩亦不多,还有一半睡着了”。人类社会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每个个体都是人类生物链中的一份子,谁也没有单独消费人生的权利。创造价值,泽被后代,是人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本质规定。人生在世,就应该做一个有用的人,要创造价值,不能只消费。你消费、他消费,那么谁来创造呢?
做一个胸怀远大的人,还是做一个器小易盈的人?人生的胸怀非常重要。有大胸怀才有大境界,有大境界才有大事业。器小易盈,想的就是鼻尖底下的那些事,成就不了大事业。“大丈夫干事靠的是胸襟”。“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额头能跑马”,人的胸襟有多大,事业才能做多大。“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眼望星空,脚踏实地,既要有理想,又要脚踏实地。眼望星空不是当空想家,而是要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从天上落下来。
。
人生四题之四
干什么事
耿彦波
人生有大事、小事,有全局的事、有局部的事,各种事情很多。不管大事、小事,做事都要有个标准,创造一流,还是甘居下流。创造一流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冯仑在《野蛮生长》中指出,怎么能创造一流?就是要学先进,傍大款,走正道。学先进,就是找行业里最先进的,跟上人家学;傍大款,就是找做得更好的人,跟人家去合作;走正道,不要走歪门邪道。这是个基本经验,通俗易懂,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怎么造就伟大,要跟伟大的人一起干事才能创造伟大?
坚定志向。人生立志做大事,大官有大官的事,小官有小官的事。做官有限制,事业无止境。做官职数是有限制的,有大官、有小官,但做事是无止境的,我们不能延伸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拓宽人生的宽度,同样的岗位可以作出不同规模的事业。大事小事都要有坚定的志向才能完成。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成败安之于数”,这是人生的一种大境界。
修养品格。品格最可贵、最重要的是责任心。责任心就是能力,能力是随时随地、大事小事责任意识的表现。责任心是长期培养出来的,深入灵魂里面的,是性格的组成部分。做一个负责的人,就是要耐冷、耐苦、耐劳、耐闲。耐冷,就是受到冷落的时候能经得起;耐苦就是吃苦,这是人生成功的一个要素,也是一个人品德组成的重要部分;耐劳,就是要吃苦在前,孔子的学生问孔子,做官之道是什么呢?“先之、劳之,无倦”,身先士卒,辛苦在前,没有倦怠;耐闲,就是耐得住寂寞,不要浮躁。
提升能力。能力就是职业主义精神。职业主义的精髓是什么?职业主义就是专业主义,就是干什么事都要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懂一行。干一行就要成为某一行的专家,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用心,做一个有心之人。“学问之道无穷,总以有恒为主”。不间断一点一点地学,一天进步一点点,十天进步十点点,百天进步百点点,百点点、千点点就离成功不远了。“九层高台起于垒土,合抱之木成于毫末“,日积月累,长期坚持,才能增长见识,提升能力。
把握机遇。机遇偏爱有准备的人。人生成功要有时有位,时就是时机,位就是地位。有时无位、无时有位都不行。历史上有个范蠡与文种的故事,当越王勾践想复国、打败吴王时,就是有时机,这时勾践需要人才。范蠡与文种是两个重要的谋士,范蠡随勾践出谋划策,文种主内治国,两人有时有位,都干得很好。有时有位,就是人生的好机遇。现在是干事的时代,是一个大有作为的时代,是一个创造业绩、人才辈出的时代。党和国家的事业需要千百万人的参与,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才的接续。在这样一个时代,一定要把握好机遇,不辜负时代的期望。
下一篇:没有了